检测目的
● 需要对现场的大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修;
● 需要直观的显示工件内部缺陷的大小和形状;
● 需要检查微小表面缺陷;
● 需要对最后的成品进行检验,以保证各道加工工序中未产生有害缺陷。
超声检测: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特性,当遇到缺陷时,超声波会发生反射、折射和散射,通过分析这些信号来判断缺陷的位置、大小和形状。适用于金属、非金属等多种材料的内部缺陷检测,对裂纹等面状缺陷较为敏感,如检测压力容器、管道等设备的内部缺陷。
射线检测:包括 X 射线和 γ 射线检测,射线穿透被检测物体,由于缺陷与基体对射线吸收和衰减程度不同,在成像板或探测器上形成不同灰度的影像,从而显示出缺陷的信息。主要用于检测焊接接头、铸件等内部缺陷,能直观地显示缺陷的形状和位置,如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检测。
磁粉检测:适用于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。当被检测物体被磁化后,若表面或近表面存在缺陷,会引起磁力线的畸变,吸附施加的磁粉形成磁痕,从而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,常用于检测曲轴、齿轮等零部件的表面裂纹。
渗透检测:将含有色染料或荧光剂的渗透液涂覆在被检测物体表面,使其渗入缺陷中,然后去除多余的渗透液,再涂上显像剂,将缺陷中的渗透液吸附出来,形成清晰的显示痕迹,以检测表面开口缺陷,如检测机械零件表面的裂纹、气孔等缺陷。
涡流检测:利用交变磁场在导电材料中产生的涡流效应,当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存在缺陷时,会引起涡流的变化,通过检测涡流的变化来判断缺陷的存在和位置。主要用于导电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,如对换热器管、航空航天结构件的检测。
应用场景
航空航天领域:用于检测飞机发动机叶片、起落架、机翼结构件等关键部件的缺陷,确保飞行安全。
电力行业:对发电机、汽轮机、变压器等设备的部件进行检测,以及对输电管道进行定期检测,保障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。
石油化工行业:检测压力容器、管道、反应釜等设备,及时发现因腐蚀、疲劳等原因产生的缺陷,防止泄漏等安全事故。
机械制造行业:在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及成品检验时,检测铸件、锻件、焊接件等的缺陷,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。
发展趋势
智能化与自动化:借助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等技术,实现检测数据的自动分析和处理,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;同时,自动化检测设备将广泛应用,如机器人搭载无损检测传感器进行自主检测。
多技术融合:将多种无损检测方法结合使用,发挥各自优势,实现对设备设施更全面、准确的检测;并且融合先进的传感器技术、信号处理技术等,提升检测系统的性能。
GB/T 9445-2008《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》
GB/T 20967-2007《无损检测目视检测总则》。
GB/T 34370.3-2017《游乐设施无损检测第 3 部分:磁粉检测》
GB/T 34370.5-2017《游乐设施无损检测第 5 部分:超声检测》。
NB/T 47013 系列《承压设备无损检测》。
国际标准
ASME BPVC.V-2023《无损检测》
ISO 3452-4:1998《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 4 部分:设备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