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633-0908
权威公正 传递信任
彰显品质 创造价值
我们的服务
铸件无损检测

● 需要对现场的大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修;

● 需要直观的显示工件内部缺陷的大小和形状;

● 需要检查微小表面缺陷;

● 需要对最后的成品进行检验,以保证各道加工工序中未产生有害缺陷。

资质全  出报告快  性价比高  ●服务好


详细介绍

铸件无损检测是在不损坏铸件的前提下,对其内部和表面缺陷进行检测的技术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方法及适用场景:


超声检测原理:

利用超声波在铸件内部传播时,遇到两侧声阻抗有差异的界面会产生反射波的特性,分析反射信号传递到探头的声波信号和时间差,获取铸件内部缺陷信息。

特点:

穿透能力强、能量衰减小,可对大厚度铸件内部裂纹、夹杂、孔洞类缺陷进行深度达数米的检测、定位、评估和诊断;对人体无害,不污染环境;可高速、多角度探测,获取内部缺陷的位置、大小和形态等特征信息。


射线检测原理

X 射线或 γ 射线作为射线源,当工件置于射线场照射时,射线的辐射强度会受铸件内部缺陷的影响,穿过铸件射出的辐射强度随缺陷大小、性质不同而有局部变化,形成缺陷的射线图像。

特点1

检测结果直观,能呈现缺陷的形状、大小、数量、平面位置和分布范围,射线照相是常用方法;新技术如射线计算机层析照相可提高清晰度,但设备昂贵,使用成本高。

适用场景:

适用于厚度≥5 毫米的铸钢件。


磁粉检测原理

钢铁等铁磁材料通过大电流或置于磁场中会被磁化,表面缺陷如裂缝、夹杂物等会使磁力线不易通过,只能绕过缺陷在附近表面泄露,形成局部磁极,撒上磁粉或悬浮液时,磁粉被吸住从而显示出缺陷。

特点1

能检测表面及近表面缺陷,操作时需直流(或交流)磁化设备和磁粉(或磁悬浮液),可显示出横切磁力线的缺陷,但对于平行于磁力线的长条型缺陷可能显示不出来,需不断改变磁化方向。

适用场景:适用于铁磁性铸钢件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检测,也适用于缺陷挖补处的磁粉检测。


渗透检测原理

将具有高渗透能力的有色液体(渗透剂)浸湿或喷洒在铸件表面,渗透剂渗入开口缺陷,擦去表面渗透液层后,喷洒显示剂,显示剂将残留在开口缺陷中的渗透剂吸出并染色,从而反映出缺陷的形状、大小和分布情况。

特点1

主要用于检测表面开口性缺陷,如表面裂纹、表面针孔等肉眼难以发现的缺陷。检测精确度随被检材料表面粗糙度增加而降低,荧光渗透检测灵敏度比着色检测高。

适用场景:

适用于铸钢件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检测,以及缺陷挖补处的渗透检测。


涡流检测原理:

利用电磁感应原理,当线圈中通以交变电流时,会在被测铸件表面产生交变磁场,在铸件中感应出涡流,涡流的大小和分布会因铸件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而改变,进而通过检测线圈感应出的电动势变化来检测缺陷。

特点:

对导电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灵敏度高,检测速度快,可实现自动化检测;但对形状复杂的铸件检测难度较大,且检测深度有限。

适用场景:

常用于检测铝、铜等有色金属铸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,如裂纹、气孔等。


中国标准

GB/T 37400.14-2019:《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— 第 14 部分:铸钢件无损探伤》

GB/T 5677-2018:新版标准修改采用 ISO 4993:2015《钢铁铸件射线照相检测》

GB/T 39638-2020:适用于钢铁、铝及铝合金等材料铸件的 X 射线检

GB/T 32563-2016:规定了利用手工扫查或自动(半自动)扫查一维线阵相控阵超声技术应用基本原则


国际标准

ASTM A609

EN 126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