镀层孔隙是指镀层表面直至基体金属的细小孔道。镀层孔隙率,即单位镀层表面上的孔隙数,它反映了镀层表面的致密程度。孔隙率大小直接影响镀层的防护能力(主要是阴极性镀层),是衡量镀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。测定镀层孔隙率的常用方法有贴滤纸法、涂膏法、浸渍法、阳极电解法、气体腐蚀法等。
贴滤纸法:
将浸有测试溶液的润湿滤纸贴于经预处理过的被测试样表面,通过滤纸上的试液渗入镀层孔隙中与中间镀层或基体金属发生作用,生成具有特征颜色的斑点在滤纸上显示,通过计算滤纸上的有色斑点个数来评定镀层孔隙率。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钢和铜合金基体上的铜、镍、铬、镍-铬、铜-镍、铜-镍-铬、锡等单层或多层镀层的孔隙率。
涂膏法:
将含有相应试液的膏状物涂覆于被测试样表面,通过泥膏中的试液渗入镀层孔隙与基体金属或中间镀层发生作用,生成具有特征颜色的斑点,根据涂膏层上的有色斑点的多少来评定镀层的孔隙率。本方法适用于检验钢件和铜、铝、锌及其合金件上阴极性镀层的孔隙率。
浸渍法:
将试样浸渍于相应试液中,通过试液渗入镀层孔隙与基体金属或中间镀层作用,在镀层表面生成有色斑点,然后检查镀层表面有色斑点多少来评定镀层的孔隙率。本方法适用于检验钢铁、铜或铜合金和铝合金基体表面的阴极性镀层的孔隙率。
阳极电解法:
用电解液将试纸润湿后贴在镀层表面上,向与试样外形相似的阴极加压,保证试纸与镀层表面有良好的接触。对该测试系统施加一个稳定的电压,时间约1min,在电流的作用下,使镀层表面上不连续的部位产生有颜色的腐蚀产物,然后检查镀层表面的有色斑点来评定镀层的孔隙率。
气体腐蚀法:
将试样置于充满腐蚀气体(如二氧化硫、硝酸蒸汽)的试验箱中,利用气体易于渗透到孔隙中的特点,通过镀层表面产生的腐蚀产物来评定镀层的孔隙率。
标准参考:
GB/T 17720-1999 金属覆盖层孔隙率试验评述
GB/T 19351-2003 金属覆盖层 金属基体上金覆盖层 孔隙率的测定 硝酸蒸汽试验
GB/T 43102-2023金属覆盖层 孔隙率试验 用亚硫酸/二氧化硫蒸气测定金或钯镀层孔隙率
QB/T 3823-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
ISO 10308:2006 金属覆盖层孔隙率试验评述
ISO 14647:2001 金属覆盖层 金属基体上金覆盖层 孔隙率的测定 硝酸蒸汽试验
ISO 15721-2001 金属覆盖层 孔隙率试验 用亚硫酸/二氧化硫蒸气测定金或钯镀层孔隙率
ASTM B765-03(2023) 电镀层和相关金属镀层孔隙率和总缺陷试验选择的标准指南
ASTMB735-16(2022) 用硝酸蒸汽测试金属基体上金镀层孔隙率的标准试验方法
ASTM B799-95(2020) 用硫酸二氧化硫蒸气测定金和钯镀层孔隙率的标准试验方法